欢迎访问碣石玄武山旅游景区旅游网 我们真诚为您服务!     加入收藏 中文版 English
碣石镇玄武山旅游区 碣石镇玄武山旅游区
闲话玄武山大戏
来源:碣石玄武山   2014-08-04

 

碣石玄武山戏台,历来是粤东地区最有影响的演出场所。建国前,其演大戏时间之长(历时近2个月),规模之大,是全省其它地区所少有或者没有的。凡大戏的名角,都得先从这个演出场所扬名才能产生影响。就这一点来说,有它的权威性。故享有“梨园科场”的美誉。这与明、清两代在这里设卫城也许有一些关系。   

玄武山大戏,据有关文字记载,始于清乾隆十五年。从这一年起,每年农历三月至四月底或中间,铁定一连演四十多天至五十天大戏。农历三月初,先由一班正字戏单独演十天;到三月十二日,另一班正字戏得提前一天赶到演出点会师,第二天天未亮(约三时左右),就开始举行“双合班”的大规模演出活动典礼,节目有《蟠桃赴会》等象征祥瑞兴隆的神话戏,直至中午休息。这一天台上台下非常热闹,节日气氛非常浓,戏台也装饰得五彩缤纷。中午稍加休息后,即开始演“三国”连台本戏,规定首出是《大会诸侯》连《三战吕布》;第二出(叫“团圆”)演《六国封相》(唱梆黄腔);第三出演《三元记》(唱正音曲)。这天还得连宵演出。晚上演《大会四平山》连《李元霸扫瓦岗》;第二、三出不硬性规定。这种戏剧活动习俗,一直延续到1951年才中止。历时200多年。中间只有在四十年代中期连续两年聘西秦戏与正字戏合班。两度“正”、“西”合班时,因后者从未演过“三国戏”,故只好各演各的连台本戏——前者演“三国”,后者演“宋传”。由于观众的反对,这种“正”、“西”合班的尝试,以后就不再了。复又沿旧俗——仍聘两班正字戏“双合班”演出。

何谓“大戏”?“大戏”者本来就是正字戏的别名,惠东叫“大锣鼓戏”,潮汕叫“南下大戏”,海陆丰则称“大戏”。其所以有此别名,是因为它全是成年人扮演角色(龙套不算),而且演的多是反映古代重大政治斗争和重大军事斗争的大型历史戏,虽然也演其它“锦出”及一些生活小戏,但所占比重不大。而粤东地区的潮剧、白字戏在建国前是实行童伶制的,多用未成年的儿童扮演主角(生、旦、丑等),剧目又多是反映婚姻纠葛的爱情戏或家庭伦理戏,因气派不大,民间称之为“白字仔”。所谓“大戏”,就是与建国前实行童伶制的白字戏、潮剧相对而言。建国后,这两个剧种都先后废除了童伶制。可是民间仍是习惯这样称呼。   

至于“玄武山大戏”应有两重内涵:一是指正字戏;二是指其演出规模非同一般。“双全班”演出几乎是绝无仅有的,如龙套派上用场,不是8军,就是8将(无姓名角色),有时8军8将全用上,场面极其壮观;更特别的是,台上用的大鼓是特制的,高约1.4米,鼓面直径约75-80公分,司鼓得坐高凳,鼓声大得慑人。凡开打场需渲染战斗气氛时,台上还设专人燃放火炮。正字戏的艺人把这种渲染气氛的锣鼓点谓为“火炮鼓”……等。民间亦有“澎湃(丰盛)猪肉鱼,闹热鼓首戏”(“鼓首”即唢呐)的民谚。这些,都是其它演出点不能与之比拟的。   

玄武山除了三月神诞演大戏的时间较长外,正月的“落马戏”和九月的“重阳戏”,一般只演几天或成十天。剧种也不拘,西秦戏、白字戏、汉剧、潮剧都曾演过。

 

联系我们

地址: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玄武山旅游区内
邮编: 516545
电话: (0660)8691952 
传真: (0660)8870898 
邮箱: 1586841858@qq.com
QQ:849917408我们竭诚为您服务!